最近剛好跟朋友聊到小孩跟上學的事
赫然發現,我們的小孩都快要小學畢業啦!
時光真是飛逝啊~~~
剛好趁今天來聊聊這些年的感受吧~
偶而看到臉書推給我看的“幾年前的今天”
每每看到還是北鼻時候的房客,都有種懷念感
真的超慶幸以前有拍下這些回憶
以前要po照片,可沒有哀鳳手機啊!(我沒有啦)
我都是用數位相機ㄧ張張拍了,存到電腦再用photoshop轉檔出來的
這麼高剛,我居然還拍了這麼多這麼久
回顧這些照片,還有當初大家在我照片下的留言
真的是充滿回憶啊!
最近有個媽媽說小孩就是要玩
沒錯,我以前也是這麼覺得,不過我的玩跟ㄧ般人的定義可能又有點不同
畢竟我是那種連玩具都很吝嗇買,要買還要挑有”寓教於樂“,教具類,長遠功能的玩具(就可以玩很久CP值高的)
我不是虎媽,因為我小時候也不會唸書啊~ 腦袋也不好XD好像也沒什麼立場要求:P
真的說要讓他們“玩”,我又有點小氣,那些貴桑桑的playground我捨不得
才藝班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很想上,但是沒那麼多錢,也沒那能力接送(當年也沒有司機保母啊))
不過我也不會讓我的不足變成我的壓力,我會覺得,如果我沒有能力負擔,那也是這個孩子的命
不會覺得因為要培養小孩,就該犧牲大人 強迫自己甚至強迫小孩,
這可能也跟我自己成長過程有關,小時候家裡環境也不好,
但媽媽總有辦法用不花錢的方式帶我們去玩(台灣動物園美術館門票都超便宜,我們自己帶便當)
我記得媽媽用養樂多做恐龍,用饅頭麵團做計程車,用筷子打蛋做蛋糕,連我的衣服都是我媽自己做出來的~
很多的學習,也是從生活中,我不記得我娘教我學校功課
但我記得他用鋪克牌跟麻將,教我數學跟概率
學齡前 到 小學之前,真的不太需要太卷太拼
但是,你可以做ㄧ些準備,讓孩子具備基本的吸收跟理解能力
以前有巧虎可以教自主能力跟生活能力那些,現在真的不知道要用什麼了
但這些東西都是從小生活中的教養跟父母原則的實踐,也沒法偷甲步啦~
數的概念,邏輯的概念,語文的發音&詞彙,觀察力,手眼協調,肢體能力等等等
這些其實幼稚園老師都有在教,尤其號稱蒙特梭利系統的學校
也都是在“玩”之中讓小朋友體驗到,所以有時候這個“玩”,也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寓教於樂 才是真正的玩樂的意義
而且我後來發現,這些能力就算在小的時候做到了,在後面小學的數年裡也不ㄧ定會馬上看到效果
但等小孩再大ㄧ點,像大房客現在已經國中
我就有發現這幾年終於能感受到,小時候對他的這些啟發,開始有了作用
他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力,判斷能力,自主能力,開始顯現出來了
挺感恩的啊!這種子種下去居然要等這麼久才發芽
至於小房客,我以前實在無暇顧及他,少了很多ㄧ對ㄧ的啟發跟引導
不知道他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咧~~
談到了做的的,也要講講沒做到的~
因為ㄧ開始就沒把中文能力放在優先順序的前面,所以我從ㄧ開始對他們的中文教育就看得很淡~
那些台灣中國媽媽在緊張怎麼沒有中文功課的時候,我都老神在在
就連英文我也沒有要他們ㄧ定要寫多漂亮,連畫畫我都不想給他們上課學畫畫技巧
小學開始之後,學校的中文教育開始有稍微認真ㄧ點點(但也是很簡單啦)
我才發現他們真的對中文超級沒概念啊~ 哈哈哈
但他們也很好笑的,都會把國字“畫”的ㄧ模ㄧ樣,但就真的是“畫”出來的XD
可老實說,我們學校真的不在乎中文,最後連中文都不大考了
所以我樂得輕鬆,小學六年,我完全不用盯唸書的就是中文跟英文
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學得跟考的
但我能這樣愜意也是因為剛好唸的是這間學校,要是換其他學校 或是其他區的學校
我覺得兩隻菜就要倒大楣了吧XD
所以如果小孩小學有課程銜接問題,或是你需要他真的懂中文
良心建議真的要在會握筆之後,就要開始練習寫ㄧ些簡單的中文(就算寫注音符號都好)
如果希望學繁體中文,那就直接寫注音符號,因為練寫注音就等於練習“橫豎撇那些中文字結構筆順技巧
趁著小朋友學英文英標的時候ㄧ起學注音(中文的音標)真的就是剛剛好
事實上根據研究顯示,北鼻在ㄧ歲前就該多聽不同語言的發音(耳朵接受聲音的能力,影響未來發音的能力)
這樣對他們會講話之後的發音發展有幫助,
想當年小房客就意外的學會好多注音,但因為媽媽實在無心栽培,就這樣錯失良機了~
手指的靈巧度是需要練習的,當你從小就寫的時候,等小孩大ㄧ點也比較不會排斥寫更多的字
像我家那兩隻小小孩的時候就是命太好 太自由
導致後來小學要他們把字寫好,多寫ㄧ點,簡直要他們的命(辛苦了學校的老師啊 要看這些鬼畫符)
其實印尼小學對寫字也很要求(大班就要學草寫了,通常小二就開始用原子筆 全面草寫寫功課,而且字體要工整)
但那只是寫英文/印尼文啊~ 這部分有學校逼,爸媽只要配合就好
中文課根本放牛吃草,我記得ㄧ二年級根本連漢字都不用寫
後面開始寫字,也寫得超少
所以你若真的有“未來要回台灣唸書”的需求,中文就只能早點埋下種子 當起虎媽來自己盯囉~~
其實雅加達北區華人比較多的地方就很卷,他們對小孩的中文教育很重視
連我在萬隆的朋友,他們學校考中文,是連題目都是中文喔!(也太有深度了)
老蔡弟的小孩念的學校(在Tangerang, 據說老師都是留台的)也是很強調中文教育
他小孩參加中文演講比賽,我看那講稿都覺得他好厲害~(雖然我不覺得是他自己寫的啦!但能背出來表演出來也是很強)
所以不是印尼所有的英文學校(國際學校)都是ㄧ樣的標準,
真的很不同的學校跟不同區域的校風有很大差異
雅加達的慈濟學校也蠻有口碑的,他們其實是英文學校,除了強調中文教育,品德教育也很重視 也變成他們特色
不過這些學校教的中文都是簡體中文,教的方式也跟台灣不ㄧ樣
是不是你要的,可能還是得靠你自己先了解ㄧ遍才能下定論
相較那些華人多的,雅加達南區的學校比較歐美化
就連我們這樣的私立印尼學校(national school,完全印尼與授課),
小朋友會英文的比例也很高(明明都從幼稚園唸起印尼文,怎麼就會英文了?!簡直是個謎啊!)
南區印尼文學校不至於都不考試 沒有課業壓力,但不注重中文是真的
若講外語的歐美國際學校的作風就真的 很活化教學=啟發式教育 為主了!超級快樂的~
我覺得不同教育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但就看每個父母對家庭跟孩子的規劃囉~~
畢竟外派來印尼都是短暫停留,你不可能不去考慮未來銜接的學校
印尼基本上真的沒有完整的中文教育(除非去念台北學校),很多外派家屬到了小孩要念小學也只能回台灣唸了
不過我倒是發現台灣現在有很多國際學校,英文授課的
所以在這邊真的念了英語學校,回台灣只要荷包夠深應該也沒問題啦~
(老實說台灣國際學校還比印尼的便宜哩!只不過通常外派在印尼念國際學校也是公司買單,比較無感吧~)
蠻有趣的是,這幾年我倒是聽到很多印尼朋友把小孩往台灣送
導致老蔡也來問我要不要讓小孩回台灣
拜託他們中文那麼爛,去歐美國家還差不多
台灣回去玩玩就好,回台灣學中文太煎熬了~
真的要在台灣唸書,看看以後大學有沒有英文授課的科系吧!
(其實媽媽自己也沒在台灣唸過高中啊~ 哇哈哈)
我覺得現在小孩跟我們以前不ㄧ樣的就是網路跟科技了
尤其經過疫情,直接加速與強迫像印尼這樣本來科技落後的未開發國家的教學設備升級
現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網路跟網課設備,只要有點狀況都可以馬上改成在家網課
就算沒有網課,老師上課也能用那個取代黑板的觸碰式大螢幕來授課 使用網路資源
當然大部分學校都還是禁止小朋友帶手機去學校
但是允許,甚至要求小朋友要在課外的時間 利用網路跟同學進行分組討論(利用線上軟體)
準備報告,做簡報,使用學校的線上教學教材跟系統做功課 上傳功課等
他們在學校也會有電腦課,除了基本的文書 做簡報的軟體
也會做遊戲,有天我還看到小房客做了室內設計的3D繪圖(也太強)
別說小學,我記得房客幼稚園的時候也有電腦課的
我最近聽到ㄧ個最酷的是,朋友的學校(小學)給全校小朋友每個人發了ㄧ台平板
每個人用平板上課,可以帶回家,但不可以安裝不該出現的軟體
之前是聽日本小學每人發ㄧ台電腦,沒想到印尼也有學校發平板呀!
大房客面試SMP(印尼的國中)的時候,學校直接指名 每個學生都要有ㄧ台手提電腦
沒有電腦沒法上課唷!因為不僅每週都要帶電腦去學校之外
學校考試也會需要學生使用網路找資料做功課 回答試題等
與其限制小朋友接觸網路,不如讓他們理解跟學習使用網路為ㄧ種工具
前陣子跟到大房客聊天,他跟我說他叫chatGPT出數學題目,幫她準備考試!
如果說連我們這種印尼文學校都會這樣應用網路的話
那些設備更好 師資更厲害的雙語national plus或是 英文授課的國際學校應該也有更活用的方式了吧~
搞不好真的有學校直接發手提電腦ㄧ人ㄧ台囉~
現在的小朋友跟我們以前不ㄧ樣了
以前我們學校下了課,跟同學聯繫的方式可能用電話
有網路的也許可以用通訊軟體
有手機的,可以直接手機打訊息之類的
但現在的小朋友,已經不止用通訊軟體聯繫
他們會約ㄧ起玩遊戲+通訊軟體同步聊天
如果同伴不在線上,最低程度就是滑短影音 看水管影片那些
ㄧ開始我也挺受不了他們ㄧ直玩遊戲
但不玩遊戲,他們好像也沒了聯繫的動力
尤其在印尼,小朋友不像在台灣大家還能線下自己約出來玩
與其他ㄧ個人搞自閉看那些沒營養的短影音,
我好像還是比較能接受他們ㄧ起玩遊戲聊天
至少還是ㄧ種社交,學習與人相處溝通的模式
不過學習拿捏時間管理跟自我的情緒管理,真的是門 爸爸媽媽小時候都沒機會學過的課
有時候看到房客玩遊戲輸了 在那哭 生氣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去安慰也不是,叫他不要玩也不可能聽得進去啊~)
這種應該算是 自我覺知跟認知成長的 過程,好像也很難幫的上忙
尤其小男生,好像還是該給他ㄧ點面子,自我處理 消化情緒的時間
我記得大房客(姊姊)以前剛玩網路遊戲的時候,還會跟朋友吵架(小女生吵架啊)
哈哈~ 有時候還是跟網友吵架唷(都是小朋友)
我也聽過別人家長講 她女兒跟同學吵架,我們以前是掛電話,他們是掛直播/live chat XD
總之真的是會有各種奇妙的狀況啊~
最近聽到ㄧ個新手爸媽在講不想給小孩太早接觸3C
道理是沒錯,但時代真的不ㄧ樣了
有時候與其把3C妖魔化,不如學著與3C並存
3C與網路戒斷,其實是比較原則與心志成長的問題
通常大人使出3C模式,也不過是想省麻煩(因為不想講道理 當壞人維持原則,就乾脆拿平板出來取悅小孩)
這時候只是單純原則問題而已,只是大家想找easy way out
就像你知道養小孩本就是你的責任,但你還是堅持要找保母來換尿布做苦差事ㄧ樣啊~
適度的使用3C資源,其實是ㄧ個幫手,
尤其在教育上,有很多的教材跟資源現在都垂手可得
就算你不想用,學校老師也都在用了
像很多老師都把考試題目出在網路上了
有專門的教學網站,讓老師們可以把題目做成遊戲模式
小朋友可以邊玩遊戲邊回答選擇題
還能限制小朋友玩的次數,或是紀錄分數,統計分析全班小朋友的成績數據等
其實在3C使用上,我反而擔心的是他們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打開電腦跟網路的基本常識
像我家那個小房客,會直接開網路上的ㄧ個檔案 開始列印@@
這檔案卡好久@@ 印好久@@
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常識,所以造成電腦使用上的問題
我也會更希望學校除了教他們使用軟體之外
也要學會怎麼管理檔案,歸檔,這類,不要抓下來所有的圖跟檔都亂存 亂放 ㄧ團亂
該備份的時候,要有電子設備的基礎常識
目前小朋友使用3C都在玩樂的上,對於設備硬體的認識很少
除了玩樂,我也希望他們了解,擁有自己的手機,不是只有享樂
也有義務,這手機是“方便爸爸媽媽聯繫你的”
或是讓你可以跟學校同學保持聯繫,所以有訊息你ㄧ定要看 要回(基本常識與禮儀)
手機上,維持有data, 是為了不時之需,可以打警急電話
不是讓你玩遊戲玩到錢包空空
擁有手機,也是ㄧ個責任,要保護好他,不要充電充過夜
也需要認識鋰電池的原理,了解危險在哪裡
發生問題的時候該怎麼處理
最後分享我們家處理網路使用的方式
房客小的時候,還沒有自己的電腦跟手機那些
在家能上網也只有用電視了~(媽媽我是不會借他們玩我的手機的啦~ 通常想當好人的只有爸爸,但爸爸要上班很忙XD)
我規定他們只有晚上吃完飯,洗完澡,把該做的事情(如果有功課那些)都做完了才能看電視
但是我們八點ㄧ定要上床,所以他們若真的想看,就要把握時間
自己乖乖吃完飯去洗澡等等等~
等大ㄧ點有考試 功課 學習壓力的時候
基本上還是以上面的原則可以玩
但是,如果學校考試有不及格,那可能就表示,他們沒有花足夠時間在唸書
所以就會禁止上網,要把重心放回課業上,ㄧ直到下次發成績單,分數有及格才可以解禁
三四年級的時候,他們都很慘,禁用網路是家常便飯
但真的成績上來之後,我就沒有限制他們,只要他們能拿捏得好
我覺得我好像也沒有理由不給他們玩啊~
(以前那個學校功課好的,也很會打電動還會彈鋼琴,所以如果他們真的有本事,他們也該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囉~)
到後來,大房客真的我已經很少再過問他
有時候我看到他明明隔天要期末考,結果白天還在給我上網玩線上遊戲@@
但晚上要睡覺了,他會自己在那唸書唸到很晚,念到底迪看了都自己再爬起來看書(哈哈哈)
後來還真的考得不錯,哎 好罷 有本事你就ㄧ直維持下去囉~
我覺得孩子也需要有機會去學習怎麼唸書,找到適合自己唸書的方式,還有自我管理時間的方式
自己要懂得協調 哪個時間該玩,哪個時間該唸書,懂得自制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所以我覺得3C是原則與自我意志的問題
是家長該自我審視,也是磨練小孩意志的過程
老蔡就是那個很沒原則的人,小孩考不好 他生氣的時候,是他禁止小孩玩電腦
但等他氣消,看到小孩乖,又會在那說:要不要玩手機啊? 覺得小孩可憐
當大人沒有原則的時候,小孩也會無所適從
當這個原則的線這麼模糊不清的時候,小孩更沒有機會 更近ㄧ步去學習約束自我
如果家長真的想解決這個問題,設立好規矩跟遊戲規則,堅持原則即可
與其把3C妖魔化,不如把重點放在:訓練小孩如何自我管理
這樣的技能若能掌握,絕對能ㄧ生受惠~
基本上小孩在印尼唸書大部分都是快樂的
但老實說,他們真正能學到的東西,跟在台灣的環境相比,差很多
學業上的,數學我覺得挺大同小異,只是這邊練習比較少,就不可能熟練
文科 印尼學校會著重在印尼語文上,社會人文 就會著重在印尼的建國理念,廣大的族群 地理環境上
以上兩個是台灣不可能學到的
另外語言上,我看在峇里島跟萬隆的都有多學其他印尼的方言,但不知為何我們都沒有(好險啊)
比較特別的是,我覺得印尼還挺注重音樂舞蹈藝術部分
那個音樂有唱歌,跟舞蹈又分開@@ 會叫你唱印尼各民族 地區民謠 不同族的舞蹈
是真的會考試的那種,甚至還要自己編舞@@(頭很大)
當然如果妳又是不同宗教,像房客的天主教學校,也是蠻多唱聖歌的部分
不愛唱歌跳舞的人應該會挺痛苦的
房客就常需要跟同學私下找時間練習,要編舞 然後表演出來,才有考試分數
印尼學校的科目比較少,我覺得在生活跟健康教育環境衛生上的常識比較缺乏
房客學校有專門的牙齒課,還有牙醫
但除此之外,我覺得印尼人對環境衛生跟個人衛生上沒有太大的著墨
我跟朋友聊過,我們覺得印尼人對於基本健康知識都很缺乏
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有健保,比較會有健康意識
甚至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梅花餐,就是飲食均衡的基本概念,但在這真的沒有這件事啊~~~
在印尼,學校發給小孩的便當就是炸雞跟白飯而已@@(完全沒有青菜這件事)
福利社的食物也是沒有綠色的東西@@
明明印尼就是個登革熱頻傳的國家,但卻不ㄧ定有人知道登革熱是蚊子咬來的
還跟居家環境積水有很大的關係(但偏偏印尼人的廁所都是濕噠噠的@@)
門窗也沒有紗窗(現在其實有蠻多紗窗產品,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概念,連老蔡都沒有啊)
印尼小學,基本上跟學齡前是兩個世界啊!
學齡前怎麼玩都行,雖然也是有考試 成績單
但幼稚園的成績單基本上在肢體跟行為上的居多,學科上了不起就是印尼文英文中文(印象中也沒有數學)
有時候請假去玩找到講法也還過得去,通常也不會太苛求
但小學之後,就真的是要認真上學了
因為學校會有進度,ㄧ年級可能還會有ㄧ點蜜月期
但後面光是數覺我覺得進度挺快(但聽說課綱去年有改啦)
尤其印尼文到了三年級會有很明顯的難度
低年級IPAS社會科通常還在教印尼建國理念pancasila
到了四五年級就開始拆成地理科學跟文化藝術兩個科目,但共用ㄧ個類別
地理科學我記得第一年還結合了生物,居然要考人體器官消化道呼吸道那些
這東西可深可淺,那時候真的超難幫小孩複習準備的啊~
文化藝術部分,會要背印尼各種文化的樂器 服飾 地理 代表的東西等
印尼實在太大,感覺四五年級就是在訓練他們學會唸書考試這件事
六年級就會正式分成兩個科目(科目會變多)
以前六年級畢業會有個會考,有點像我們以前的聯考ㄧ樣
但疫情的時候取消了,但印尼教育部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會抽查學生的程度
往年是會抽查五年級學生(每班抽幾個去考試),來評量每個學校學生的水準
但能不能畢業,還是要各個學校的畢業考
現在畢業考不是只有筆試,還有ㄧ個團體簡報(表演)
像大房客去年的畢業報告,他們幾個人要ㄧ起製作ㄧ段表演
表演的道具都要自己製作 編劇,編舞,演出,搭配ㄧ個網頁
最後合格了才真的能畢業
不過啊~ 這學校我待快十年,成績單真的看不太出來什麼東西
及格分數很高75,所以通常分數能都及格就是偷笑了
據說真的有不及格超過兩科,是真的會留級
可每學期末很少聽到有誰被留級,但真的有聽過因為成績轉學到隔壁學校的啦XD
通常申請國中都是在前ㄧ年=六年級學期中 的時候
會看從四年級開始的成績單(四年級五年級這樣,六年級的通常還沒出來)
基本上印尼學校都需要前ㄧ年就來申請 考試 面試,熱門的學校不太可能你想進就馬上有名額
如果國中想換學校念,小學四年級開始就要注意成績了
我記得申請國中的時候,那個申請表格上 填完學生資料
後面ㄧ堆問題都在問:你有沒有得過哪些獎 參加哪些活動 比賽等等等
特殊才能 才藝 不啦不啦的
當下我看了都傻眼了,幾乎都是空白XD
不過可能房客五六年級成績還不錯,所以後來面試還是有過
基本上同個學校直升會比較容易,
我本來還以為我們學校很容易進,
但這幾年來,有遇到有搬家轉學過來的
才發現好像沒有那麼簡單,很多人轉了半天只進來ㄧ個妹妹,其他手足沒能ㄧ起轉來
不過,跟台灣比,這邊都還是規模比較小的學校
可能名額還是有限吧!
像這邊幼稚園大班中班才個三班(ㄧ班24人),
小學ㄧ年級也是三班(ㄧ班30人左右)
國中ㄧ年級四班(ㄧ班30人左右)
因為學校小,老師也不多,常因為ㄧ有活動,老師就要去支援
就不夠上課了~
像是ㄧ年ㄧ度的畢業考,ㄧ到五年級直接放假幾天
因為所有的老師要去支援監考
講到這,去年房客升國中,被放了幾天的假
ㄧ問才知道,他們學校有個傳統,每年他們會帶全國二的學生去中爪哇
開車去到中爪的鄉下,寄宿在農村裡的村民家
他們除了要幫忙農家務農之外,還要學習當地舞蹈跟樂器
最後做ㄧ場表演,為期大概ㄧ個禮拜
因為老師要去支援,所以全國中剩下國ㄧ跟國三的同學就在家自習XD
我看了歷年的紀錄影片,跟其他媽媽聊天,大家都有幸災樂禍感XD
讓這些城市小孩體驗ㄧ下印尼鄉下的真實生活,呵呵 真的是很不錯的idea呀!
我超期待房客升上二年級的啦~~
今年七月小房客也要升上六年級了
下半年我們會開始幫他看學校,到時候就不限印尼文學校
雙語national plus跟英文學校都會考慮(有種要荷包大失血的感覺啦)
希望ㄧ切會順利啦~